在这个注重容貌的年代,很多学生过度重视自己的外形与身材,导致无心学习,甚至还引发心理问题。在这种心理问题的笼罩下,她们会整日郁郁寡欢,怪爹妈没有给自己一个美丽的面容。如此心境使得学习成绩逐渐下滑,并内心充满自卑感。整日愁眉苦脸,觉得自己“完了”,没什么前途可言,谁都比自己强。这其实就是时下的“容貌焦虑”,而这“容貌焦虑”的背后,是对“美”的不正确认知,是对自己的不自信。那我们应该怎么摆脱“容貌焦虑”,做“独特的自己”呢?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几招。
“容貌焦虑”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是因为认为自己丑引起的。为什么美与丑对人的影响这么大?心理学研究认为,人的爱美动机以及对美丑的情绪体验,都产生于人的需要,在社会需要中比较核心的是“自尊的需要”。如人们望在社会中获得一定地位,希望得到别人尊重、获得表扬赞美等。人们常觉得一个漂亮的小孩比一个丑的小孩更讨人欢喜,也就给予他更多的爱;而“容貌焦虑”同样有着被爱的渴望和被尊重的需求,但因为容貌丑而难以得到,而人的需要越是得不到满足越会变得强烈,同时,在心理上所遭受的挫折也就越大。忧郁痛苦、自卑自弃、灰心绝望等,日渐强烈。
怎样解除这种痛苦呢?下面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:
1.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容貌。心理学认为,人的容貌美丑与人际吸引力有一定关系,但主要表现在异性之间,而异性之间又重在选择对象的问题上。对于一般人际交往,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,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。人们看重的是修养品德、学识才华,是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,至于外貌的好坏,在一般人际交往中几乎是忽略不计的。所以,容貌丑陋的人不要过分看重自己容貌的不足。
2.正视现实。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谁都希望自己生得美但愿望毕竟不是现实,一个人生的美与丑,不能由自己决定。面个难以改变的事实,常做无益的哀叹,就会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事情绪之中不可自拔,这是不少容貌丑陋者的通病。医治此病的根本办法就是正视现实,只有正视现实,承认现实,才能打消自己在头脑中不切实际的愿望,重新调整认识。
3.坦然相对,不隐瞒自己的丑陋。容貌丑陋者往往有一种病态的敏感,特别注意别人对他的容貌产生的反应,如脸色、眼神、语气等。事实上,每个人的容貌都是无法隐瞒的,也不必去隐瞒。因为人都有一种好奇心理,喜欢探究奥秘。越是躲躲闪闪、掩掩遮遮,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,越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,别人越是想知道。这样,越害怕被别人伤害就越容易被伤害,倒不如大大方方,坦然相对,别人不再感到稀奇,自己也就无所忌讳。再说,在同伴、同学、同事这个熟悉的生活圈子里,反正大家都认识你、了解你,有什么可忌讳的呢?在陌生的环境中,反正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你,以后又不打交道,让他们评头品足吧,又何必忌讳呢?
4.消除不良的自我暗示,正确认识自己。容貌丑陋者往往觉得自己特别难以见人,觉得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卑下。常常想象自己是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。实际上并非如此。世界上凡是“特别的”事物总是极少数。就容貌来说,大多数人都属中等水平。许多认为很丑的人,其实并不一定很丑,只是由于消极的自我暗示才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,使人终日心事重重,憔悴不堪,勾肩缩背,低首愁眉,二目无光。这自然会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。一个中等容貌的人,如果充满青春的朝气,再配上潇洒的风度,那么,他就会变成上乘人物!
5. 善于弥补。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要想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,关键在于自我弥补。这种弥补,不是要求人们寻求生理上的弥补,而是要求人们发挥自身各方面的优势,以弥补自身形象的不足。如果你除了丑陋外,又无什么被人们称道的特点,那么在晕轮效应的影响下,你的容貌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变得奇丑无比。相反,如果你品德高尚,或具备某些人所不及的才能,晕轮效应的作用就会使人们只看到你的长处,你的缺点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美化,至少不那么碍眼了。
有了以上几条建议,相信大家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独特,摆脱“容貌焦虑”。你就是你,不一样的烟火!
编辑:优捷客户服务中|知心姐姐
审核:优捷传媒媒体中心版权所有,
转载请注明来源:优捷传媒媒体中心